2024年12月27日,上海沪东中华造船厂,一艘灰色巨舰缓缓滑入长江。 它的甲板上横卧着两条醒目的电磁弹射轨道,舷号“51”的标识宣告这是中国海军新一代两栖攻击舰——076型首舰“四川舰”。
就在同一码头,停靠着它的前辈075型“安徽舰”。 两舰并排的瞬间,差距一目了然:076舰长263米,比075长出13米;宽度43米,比075宽出7米。 这种尺寸差异让甲板面积扩大30%,足以多容纳20架舰载机。
075满载排水量4万吨,而076飙升至4.8万吨,接近法国“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 美国“美国级”两栖舰虽长257米、排水4.6万吨,却为搭载F-35B战机而牺牲坞舱。 而076同时保留坞舱和电磁弹射器,成为全球唯一兼具两栖投送与航母空战能力的“混血巨舰”。
076最显眼的革新双舰岛布局
前舰岛集成了S波段相控阵雷达和航海指挥中心,后舰岛专司航空管制,顶部安装X波段雷达。 这种设计将航海与飞行调度分离,避免电磁干扰,指挥效率比075的单舰岛提升40%。
动力系统同样升级:075采用柴燃联合动力,而076换装燃气轮机+全电推进,航速突破30节,电力供应足够支撑电磁弹射器每秒释放120兆焦能量。
机库设计质的飞跃
075机库高度仅够容纳直-20直升机(旋翼折叠后高5.2米),而076机库增至7.5米,为固定翼战机留足空间。 两部舷内升降机载重达40吨,可同时转运两架歼-35战斗机。
076甲板左侧的电磁弹射轨道长约150米,这是全球两栖攻击舰首次应用此类技术。 与传统蒸汽弹射相比,它能精准控制推力:从30吨级攻击-11无人机到25吨级空警-600预警机,均可安全弹射。 实战数据显示,该弹射器单波次10分钟内可放飞12架无人机,效率是075直升机起降的3倍。
无人机成为076的核心战力
攻击-11隐身无人机弹射后携带2吨弹药,打击半径延伸至1500公里;翔龙无人机负责电子干扰,瘫痪敌方雷达;甚至能投送“翼龙-3”察打一体机群,15分钟内覆盖500公里外目标区域。 这种能力在2024年台海军演中已验证:台军“基隆级”驱逐舰面对无人机群拦截率不足15%。
舰载机数量:075最多搭载34架直升机(直-8/直-20);076则混搭50架战机,包括歼-35、直-20、攻击-11无人机和空警-600。 投送能力:两舰均能运送一个合成营(约800人)及30辆装甲车,但076的坞舱额外增容20%,气垫艇装载量从4艘增至6艘。 防御火力:075装备3座1130近防炮+海红旗-10;076升级为双波段雷达引导的激光近防系统,并集成电磁干扰阵列,对反舰导弹拦截率提升至95%。
中国缺乏类似F-35B的垂直起降战机
若沿用075模式,固定翼战机无法上舰。 电磁弹射成为唯一选择。 现代登陆战更凸显这一需求:2024年美军推演显示,传统直升机在滩头突击中的战损率高达60%,因岸防导弹射程已覆盖距岸50公里空域。
076的弹射器直接解决此困局:无人机群先行扫清岸防阵地,歼-35争夺制空权,最后直升机梯队低空突防。 这种“三段式打击”将登陆部队伤亡率降低70%。
076为“全球首艘无人机航母”
其电磁弹射技术让两栖舰首次具备战略打击能力。 美联社则聚焦战力对比:一艘076的单日打击架次达120次,超过美国级两栖舰的90次;若搭载攻击-11无人机群,反舰火力密度可达黄蜂级的5倍。
新加坡《联合早报》指出:076迫使美军调整亚太部署,其1500公里控制半径可覆盖第一岛链92%海域,美军航母需后撤至菲律宾海才能规避打击。
广州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