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西宁至成都铁路阿木去乎囊特大桥施工现场,随着作业人员操作SLJ900运架一体机,将首孔长32.6米、重681.7吨的箱梁,精准落位在大桥成台前0号台至1号墩上,标志着西宁至成都铁路(甘肃段)首孔箱梁成功架设,为后续工程的稳步推进筑牢了根基。
据悉,中铁一局西成铁路XCTJ5标合作梁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占地70亩,设置5个制梁台座、30个存梁台座,最大存梁能力62孔,承担标段内115孔箱梁的预制及架设任务。箱梁架设范围穿越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带属高原、高海拔地区,是全线工程难度最大的区域之一,施工区域隧道多且曲线半径小。
为保证箱梁质量,中铁一局合作梁场在箱梁预制阶段运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模板液压控制系统、智能张拉及智能压浆设备、静载试验自动控制系统等先进工装设备,实现对箱梁的智能化管控。值得一提的是,施工单位投入使用的“高原大温差下箱梁智能养护”系统,有效攻克高原低温、干燥环境中混凝土强度增长缓慢、易出现裂纹的难题,确保箱梁养护全程可控、质量稳定,成功攻克了箱梁高原养护的难点。
为确保全线首孔箱梁顺利架设,施工单位严抓运架一体机的检修质量,严格遵循特种设备管理规范,从系统划分、项目分解,到环节把控、阶段验收,再到整改提升与模拟试验,全过程加强督导与管控,做到全方位严格把关。此外,项目团队组织专家论证箱梁架设施工方案,从技术层面保障方案的科学性与可行性,为首孔箱梁的安全精准架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悉,西宁至成都铁路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兰州、西宁至广州的兰(西)广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成通车后将极大便利沿线各族群众出行,加强兰(州)西(宁)城市群和成渝城市群交流,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互联互通,对促进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訾谦)
广州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