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一篇关于大坝嵌缝止水材料抗渗试验与耐久试验的完整技术文章,内容严格遵循无企业名称要求,聚焦于技术原理、试验方法与标准规范:
大坝嵌缝止水材料抗渗性能与耐久性试验方法研究
1 引言
嵌缝止水材料是保障大坝伸缩缝、沉降缝等接缝部位长期密封防渗的关键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大坝的结构安全与服役寿命。为科学评价材料性能,需系统开展抗渗试验(评估短期防渗能力)与耐久试验(模拟长期环境老化效应)。本文依据水利行业标准,对两类核心试验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2 嵌缝止水材料类型与性能要求
2.1 常见材料类型
高分子塑性材料:如橡胶类(三元乙丙、氯丁)、PVC类、沥青改性类密封胶类:聚氨酯、硅酮、聚硫密封胶复合型材料:遇水膨胀橡胶与密封胶复合体
2.2 核心性能指标
3 抗渗性能试验方法
3.1 试验原理
模拟大坝接缝在水压作用下的密封状态,通过阶梯升压法测定材料在特定位移条件下的最大耐受水压及渗漏情况。
3.2 试验装置
接缝模拟模具:标准尺寸(参考DL/T 949标准)液压控制系统:精度±0.01MPa位移加载机构:实现接缝的拉伸/压缩位移渗水量计量装置
3.3 试验流程
试样制备:
材料按实际工艺嵌入模具接缝(宽度10–30mm)固化养护至规定时间(通常7–28天)
初始位移设定:
预设接缝位移量(0–50%缝宽,模拟大坝变形)
阶梯加压试验:
以0.1MPa为梯度逐级增压,每级稳压2h记录渗漏状态(滴漏/线流)及渗水量
终止条件:
达到材料标称耐水压值或出现持续渗漏最高压力不超过设计值(通常≤2.5MPa)
3.4 结果判定
合格标准:在设计水压+安全系数下,无可见渗漏性能分级:根据耐受水压值(如0.6/1.0/1.5/2.0MPa)划分材料等级
4 耐久性试验方法
4.1 加速老化试验
(1) 热氧老化试验(GB/T 3512)
条件:70–100℃恒温,168–1000h评估指标:性能保持率=老化后强度初始强度×100%\text{性能保持率} = \frac{\text{老化后强度}}{\text{初始强度}} \times 100\%性能保持率=初始强度老化后强度×100%要求:拉伸强度保持率≥80%,伸长率保持率≥70%
(2) 湿热老化试验(GB/T 15905)
条件:温度50℃+湿度95% RH,周期28–90天重点考察:材料水解稳定性与界面粘结力衰减
4.2 耐介质腐蚀试验
4.3 冻融循环试验(GB/T 50082)
流程:-20℃冷冻4h → +20℃水中融化4h (循环50–200次)失效表征:表面龟裂、与混凝土粘结剥离、硬度变化>15%
4.4 疲劳耐久试验
方法:模拟接缝周期性变形(幅值±10–30mm,频率0.5Hz)终止条件:循环≥2000次后检查渗漏材料断裂或接缝渗水速率>0.1L/min
5 试验结果应用与选材建议
5.1 数据解读要点
抗渗性优先级:高水压大坝(>100m)需耐压≥1.5MPa耐久性匹配原则:寒冷地区:冻融循环≥150次合格高温地区:热老化后伸长率保持率是关键
5.2 工程选材准则
性能冗余设计:材料标称耐水压 ≥ 1.5倍设计水压全寿命周期验证:
加速老化后抗渗性能衰减率<20%疲劳试验后接缝位移能力保留≥80%
体系兼容性:与混凝土粘结强度>本体材料强度
6 结论
大坝嵌缝止水材料的可靠性需通过多维度耦合试验验证:
短期验证:阶梯水压试验考核即时密封能力长期验证:热氧/湿热/冻融/疲劳试验模拟服役环境退化试验应严格遵循国家标准(GB/T、DL/T系列),并针对具体工程环境(水温、PH值、变形幅值)定制试验参数。材料供应商需提供全项型式试验报告,确保数据溯源性,为百年大坝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注:本文内容依据现行国家标准撰写,试验方法引用GB/T 18173.2、DL/T 949-2018、SL/T 352-2020等规范,不涉及任何特定品牌或厂商信息。
广州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