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为筑牢未成年人法治防线,提升孩子们的法治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西安市阎良区人民检察院的干警们走进辖区各中小学,开展“快乐普法,安全‘童’行”主题活动,用生动有趣的形式,为师生们送上一堂别开生面的“安全必修课”。
活动现场,检察干警没有采用枯燥的法条宣讲,而是用孩子们听得懂的通俗语言,从校园欺凌的具体表现类型入手,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场景,一一还原了 “给同学取侮辱性外号”“故意孤立同学”“传播不实谣言”等常见的校园欺凌行为,还细致讲解了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身心伤害与法律后果。原本抽象的“校园安全”,在干警的讲述中变得具体可感,孩子们都睁大眼睛认真倾听,时不时点头记下关键信息。
最让孩子们兴奋的,莫过于互动游戏环节。“大家觉得,给同学起不好听的外号,算不算欺凌呀?”“看到有人传播关于同学的谣言,我们应该怎么做?”检察干警接连抛出贴近校园生活的问题,话音刚落,孩子们就纷纷举起小手,有的分享自己见过的类似情况,有的说出自己的处理想法,现场气氛瞬间热烈起来。答对的同学还能收到干警准备的小礼品,拿到礼物的孩子脸上满是笑容,参与热情更加高涨,原本有些羞涩的同学也主动加入讨论,在轻松的氛围里加深了对 “校园欺凌” 的认知。
展开剩余29%“以前总觉得‘欺凌’是很严重的打架,今天才知道,随口起外号、传谣言这些小事,也可能伤害到别人!” 一位同学听完后认真地说。不少老师也对这次活动赞不绝口:“这种寓教于乐的形式,比单纯说教管用多了!孩子们在玩中学、在互动中悟,不仅记住了安全知识,还懂得了要尊重他人、明辨是非,效果特别好。”
发布于:北京市广州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